wagner:tristan und isolde / 華格納:歌劇《崔斯坦與伊索德》 - 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/ 拜魯特音樂節管弦樂團
* 耶路撒冷,男高音/瓦爾特勞德‧邁埃爾,次女高音/
赫勒,男低音/史特魯克曼,男中音/艾爾明,男高音/普利夫,女低音
* 海涅‧米勒,導演/巴倫波英指揮拜魯特音樂節管弦樂團
1854年,婚姻觸礁引起華格納對真愛的感嘆。逃亡瑞士期間,與威森東克夫人間的戀情也無疾而終。這些感情上的挫折引發華格納譜寫「崔斯坦與伊索德」的構想,這這部作品也是華格納「愛與死」哲學的極緻表現。改編自中世紀傳說的「崔斯坦與伊索德」以兩位主角對愛情的心境為中心,音樂與歌詞也以愛情為中心。
故事大意如下:馬可王的外甥崔斯坦代表國王迎娶愛爾蘭公主伊索德。伊索德想起崔斯坦殺害她未婚夫的往事,船艙中,不甘下嫁馬可王的伊索德下決心以毒酒為未婚夫報仇。崔斯坦喝下毒酒後,伊索德搶下酒杯喝乾另外一半。但是兩個人都沒有死,原來侍女在杯中盛的是媚藥,反而使崔斯坦與伊索德成為一對火熱的戀侶。
崔斯坦與伊索德趁著馬可王外出打獵私會,正當兩人纏綿之際,馬可王忽然出現。發現愛妻紅杏出牆的對象竟然是外甥,感到十分痛心,再加上伊索德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崔斯坦,一旁的大臣乃拔劍重傷崔斯坦。身受重傷的崔斯坦被僕人帶到布里丹尼島,正在回憶往事時,伊索德出現在他身旁。崔斯坦在愛人的懷中死去,而馬可由於受到兩人真情感動,帶著大臣前來赦免這對情侶。沒想到大臣誤會馬可王的意思,使萬念俱灰的伊索德自殺在崔斯坦身旁。
本片是拜魯特音樂節1995年的演出實況錄音,可說是德國著名劇場導演海涅‧米勒最後的遺作(米勒在同年十二月逝世);日本著名設計師山本耀司擔任服裝設計。海涅‧米勒與舞台設計家艾瑞克‧萬德把劇中愛情神奇的化為幾何學,從舞台的空間與色彩變化就能體會到劇中角色的情緒變化。耶路撒冷與瓦爾特勞德‧邁埃爾的演出令人著迷,甚至《萊比錫人民報》把瓦爾特勞德‧邁埃爾稱為「拜魯特在戰後的最佳伊索德」。
藝人名稱:orchester der bayreuther festspiele / 拜魯特音樂節管弦樂團
這是1876年8月18日,由李希特指揮《尼伯龍根的指環》啓用的拜魯特音樂節樂團。途中有過兩段空白時期,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0年,以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1951年重新開始的兩次。不過,它的歷史先後已經超過100年了。雖然這並不是為音樂節而常設的管弦樂團,卻聚集了全德國最優秀的演奏家,而且由李希特、莫特爾、慕克、托斯卡尼尼、福爾特万格勒、克納佩布許和伯姆等各時代的代表性名指揮家擔任過指揮,成果輝煌,是瓦格納演奏的權威。